保养
注意事项
维修注意事项
- 保养项目前的准备
- 维修作业时,请佩戴必要的保护用品,以免发生意外。
- 确保工作场地通风干净,工具仪器摆放整齐,并配备灭火设备。
- 检查仪器设备使用安全状况,比如检查举升机、千斤顶等。
- 检查车辆安全行驶操作的状况,确保保养能顺利进行。
- 保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车辆在驶入举升机前,确保车辆底部和两侧与举升机之间有足够的距离,避免刮蹭。
- 举升车辆前,确保车重不超过举升机额定载重量。
- 举升车辆时,必须选择正确的举升点。
- 举升车辆过程中,不允许在有驱动轮着地的情况下起动车辆和挂入档位,否则会对操作人员和车辆造成伤害。
- 操作人员在保养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则与使用规则。
- 更换零部件和耗损品时,必须使用原厂配件或其认可的产品,以保证车辆的安全与性能。
- 保养后的注意事项
- 保养结束后,根据保养项目决定是否进行试车检查,特别要注意制动系统和乘员保护系统的检查。
- 车辆必须清除电控单元中储存的故障码后才能转交给客户。
- 计划事项
- 计划保养的间隔,取决于里程表或时间间隔,先到者为准,具体周期参阅定期保养中保养周期表。
- 下一次保养的时间间隔,应当与最后一次的保养维护时间间隔相等。
- 各部件的保养间隔,可参考定期保养中保养周期表。
- 某些部位每次保养时都要特别注意,软管如有老化或损坏应立即更换(橡胶软管会随着使用时间 而老化,从而造成鼓胀、擦伤或开裂)。
- 车辆恶劣环境行驶后,请检查下列部件,并根据情况进行保养或修理:
- 制动片和制动盘;
- 制动管路和各类软管;
- 制动液;
- 空调滤清器。
准备工作
专用工具
维修数据和规格
技术参数
推荐的油液和润滑剂
维修参数
一般保养
- 一般保养是车辆日常使用时每次都应检查的项目。如果要使车辆一直保持正常的使用性能,这些保 养项目是很重要的。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检查提升自己对车辆的深刻了解从而使自己和专营店获 得客户的好评。
车辆外部
- 这里列出的项目应经常进行保养,除非特别说明。
车辆内部
- 下列保养项目应定期进行,例如在进行定期保养,清洗车辆时。
前舱罩盖及底盘
- 这里列出的保养项目应定期检查,例如每次检查制动液或添加风窗玻璃清洗液后。
定期保养
- 下表所列为常规的保养计划。根据天气及空气状况、不同路面情况、个人驾驶习惯及车辆用途,保养间隔可能增加或缩短。如上个保养周期有未实施的保养项目,在后续保养中应补充实施该项目。
定期保养项目表
恶劣行驶条件下的保养
如果车辆多处于下述苛刻行驶条件,则需要按下表的要求进行更频繁的保养。苛刻行驶条件: A — 在多尘环境中行驶 B — 在温度很高或多山地区行驶 C — 在使用多盐或腐蚀性材料路面的地区行驶 D — 在粗糙/ 多泥的道路上或沙漠里行驶 E — 频繁制动或者多山区的地区行驶
前舱保养
蓄电池检查
- 通过目测检查蓄电池①的外部状态、连接情 况及位置是否固定: -检查蓄电池壳体是否损坏。如果破损会有电解液流出, 应迅速用电解液稀释剂或肥皂液处理被电解液所接触的汽车零件。 -检查蓄电池接线柱及电缆是否氧化、腐蚀;如果只是初步的氧化可以先用开水溶解氧化物,再在露出的金属表面涂抹润滑脂或抗氧化剂,可以延长其使用时间;如果严重氧化、腐蚀则必须更换蓄电池接线柱或线缆。
制动液检查
- 查看制动液储液罐内的制动液液位,确保液位在上制动液储液罐MAX 标记与下制动液储液罐MIN 标记之间。
- 如果液位过低,请先检查并确认制动系统无泄漏、制动片磨损是否到极限后,将制动液补充至规定的液面高度。
风窗洗涤液检查
- 打开风窗洗涤液储液罐加注口盖①,洗涤液加注至储液罐和加注管上方可视位置即可。
注意!
- 风窗洗涤液具有防冻、有效清洁风窗玻璃上的蜡类和油类残余物的作用。请使用指定的风窗洗涤液。
- 风窗洗涤液为消耗品,不局限于每次保养检查、添加,维修人员应告诉客户多次添加,并使用指定的风窗洗涤液。
真空管路和接头检查
- 检查真空管路是否有安装错误、泄漏、出现裂纹、损坏或与其他管路、线路干涉等现象,固定卡箍的位置是否正确,卡箍是否损坏。
- 如果有必要,请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零件。
空调管路组件检查
- 检查空调管路组件与车身的连接件是否松动、锈蚀或者压痕、变形或裂纹等。
- 检查空调管路组件与其他管路、线路是否干涉。特别注意严禁空调高压管路与高压线束干涉。
注意!
- 检查空调管路接头是否有油渍,如果有,应检查空调制冷剂是否缺少,并更换接头密封圈。
前舱线束检查
- 检查前舱内线束及周边固定卡夹是否脱落,线束是否破损、老化、腐蚀,连接卡箍是否已经紧固。
- 检查机舱保险盒的保险丝是否缺失、紧固,保险丝接头处是否烧蚀、变形等。
减速器油更换
注意!
- 所有操作必须使用绝缘防护装置。
1- 排油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
- 将集液盆放置在减速器排油口下方。
- 举升车辆至合适位置,使用减速器放油螺塞拆装工具(BBG0403)拆卸减速器放油螺栓①,排出减速器油直至油液呈滴状为止。
- 更换减速器放油螺栓垫圈进行安装。
- 安装并拧紧减速器放油螺栓①,拧紧力矩为25N·m。
注意!
- 更换减速器油前先检查减速器是否有明显的漏油现象,如有,应先对漏油的部位进行修复。
2- 加注
加注减速器油
- 逆时针旋转拆卸加油螺堵①。
- 使用减速器油加注器①(BBG0425)加注新的减速器。
- 加注完毕后,拧紧加油螺堵,拧紧力矩为4N·m
- 检查是否有油液泄漏。
注意!
- 加注减速器油时,插入到加注口中的油管应保证有少许活动间隙,以保证空气流出。
- 必须使用指定型号的减速器油。
车身和底盘保养
检查车轮、车胎
轮胎检查
车轮轴承检查
- 检查轮胎是否不平整、过度磨损或损坏,如有不良,请更换轮胎。轮胎花纹磨损极限值约1.6mm。
- 检查每一轮胎气压并调整使其达到规定充气压力。
- 检查每个车轮是否有压痕、变形或裂纹。发现有严重损坏须立即更换。
注意!
- 检查轮胎的充气压力应在轮胎冷态下进行。
- 在轮胎标牌或车辆使用手册中可找到规定的轮胎充气压力。
- 充气压力严禁超过规定的压力,不然会造成轮胎异常磨损。
车轮轴承检查
- 检查轮胎是否不平整、过度磨损或损坏,如有不良,请更换轮胎。轮胎花纹磨损极限值约1.6mm。
- 检查每一轮胎气压并调整使其达到规定充气压力。
- 检查每个车轮是否有压痕、变形或裂纹。发现有严重损坏须立即更换。
- 双手上下左右摇晃车轮检查车轮轴承间隙是否松旷,转动车轮是否有异响,必要时起动车辆挂档行驶,检查是否异响。
轮胎换位
- 轮胎的换位方法可以按照左图交叉进行,轮胎换位后应该重新调整胎压至规定值。
- 换位间隔里程为 10,000km。
- 车轮安装完毕后,对胎压监测系统进行匹配学习。
驱动轴检查
- 触摸检查驱动轴防尘罩是否出现裂纹、磨损、损坏或润滑脂是否泄漏。
- 轴向晃动驱动轴,检查驱动轴车轮侧球笼轴向间隙是否过大,变速器侧球笼横向间隙是否过大,如果间隙过大应拆检驱动轴检查球笼磨损情况。
- 检查驱动轴万向节磨损状况。万向节的严重磨损会使驱动轴工作状况变坏,因而应对其磨损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将汽车举起固定,在车底下用手晃动驱动轴并转动车轮,感觉有松旷及撞击现象,则万向节磨损松旷。
转向系统检查
- 保持车辆在路面上直线位置,检查方向盘是否有间隙和异响。
- 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从中间位置向左、右各不得超过5°。
- 检查转向机壳体总成和防尘罩是否松动、损坏或润滑脂泄漏。
- 检查转向机与转向柱总成的连接是否松动。
- 检查螺栓螺母是否拧紧。然后视需要拧紧。如有不良,请修理或更换受损件。
- 检查转向拉杆是否松动和损坏。如有,修理或更换受损件。
- 检查转向拉杆护套和转向齿轮壳是否损坏(泄漏、脱开、裂缝等)。如发现损坏,更换受损保护套。如果转向齿轮壳保护套有扭转,向左或向右转动方向盘直到转不动并保持几秒钟,使保护套恢复到原始的形状。
- 检查转向轴的万向接头是否有异响和损坏。如发现异响或损坏,更换受损件。
- 检查方向盘能否向左或向右完全转动。如果不良,修理或更换受损件。
车桥和悬架零件检查
检查前后桥和悬架零件是否间隙过大,是否有裂纹、磨损或其他损坏。
- 晃动各个车轮检查是否间隙过大。
- 检查车桥及悬架的固定螺母和螺栓是否松动。
- 检查减震器是否有油泄漏或其它损坏。
- 检查悬架球节有无润滑脂泄漏,检查球节防尘罩是否出现裂纹或其它损坏。
制动液更换
- 制动液更换。(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更换”内容)
制动系统管路检查
- 检查前后制动器上、车身下部制动软管是否正确连接,是否有泄漏、裂缝、擦伤、局部变形和其他损伤。
制动盘、片磨损检查
- 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前制动盘的厚度。
- 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前、后制动片的厚度。
提示
检查两侧制动片磨损是否均匀一致,如果不一致,则检查其不正常的原因。
- 使用测量工具检查后制动鼓的内径。
制动钳检查
- 检查制动钳是否磨损,活塞防尘套是否破损、开裂或损坏。
- 活动销是否卡滞、防尘套是否磨损、开裂或损坏。
空调系统
- 起动车辆,检查空调面板的功能。
- 旋转温度控制旋钮①后,出风口吹风温度有冷暖的变化。
- 按下“A/C”(制冷)按键②,按钮上的指示灯亮。
- 旋转风量调整旋钮③后,出风口吹风量有大小变化。
- 按下“PTC”(制热)按键④,按钮上的指示灯亮。
- 旋转通风模式旋钮⑤后,会有相应的出风口吹风。
驻车制动检查
- 拉起驻车制动手柄,检查车辆驻车是否牢靠,组合仪表上的制动系统报警灯是否点亮。
更换空调滤清器
1-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 驻车制动操纵杆;
2- 拆卸
拆卸手套箱
- 拆卸手套箱①。(参照“仪表板”章节中的“手套箱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空调滤芯
使用十字起拆卸空调滤芯盖①固定螺钉②,取下空调滤芯盖。
沿箭头方向取出空调滤芯①。
3- 清洁
- 检查空调滤清器滤芯①的状态,根据推荐的间隔期,及时的清洁或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
- 用压缩空气从空气滤清器滤芯背面(与进气相反的方向)吹入,直到没有任何东西被吹出。
4- 安装
安装空调滤芯
- 将空调滤芯①沿箭头方向安装到位。
提示
注意空调滤芯安装方向。
- 安装空调滤芯盖①,确保安装到位。
- 使用十字起安装固定螺钉②。
安装手套箱
- 安装手套箱①。(参照“仪表板”章节中的“手套箱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安全带、锁扣、卷收器和调整装置检查
- 检查安全带是否断裂、磨损或损坏。
- 在扣上和打开时,检查带扣和锁舌功能是否正常。
- 检查固定器是否松动。
- 检查卷收器动作是否灵活。
润滑门锁、铰链和前舱罩盖锁
- 检查前舱罩盖二级锁止机构是否正常(检查二级锁止机构锁止时,前舱罩盖是否不能被开启,即使是在车内前舱罩盖开启手柄被拉起的情况下也不开启),同时检查前舱罩盖是否关闭自如、安全。
- 检查前门开启关闭是否自如,并且关闭时,看上去密合。如发现不良,应对铰链及锁机构进行润滑,必要时调整铰链、更换锁系统。
- 检查后背门开启和关闭是否自如,并且后背门关闭时,看上去密合。如发现不良,应对铰链及锁机构进行润滑,必要时调整铰链、更换锁系统。
维修保养最终检查
前舱内
检查蓄电池
- 通过目测检查蓄电池的外部状况、连接情况及位置是否固定。
检查前舱内管路组件
- 检查前舱内管路组件固定卡箍是否已经紧固。
检查制动液
- 检查液面是否在上、下刻度线之间。
检查驱动电机运行状况
- 检查驱动电机运行有无异常噪音及振动。
车身和底盘
检查车身
- 检查车身油漆是否损伤,车身上是否有污迹。
检查车轮
- 检查车轮气压是否正常。
检查门窗
- 检查车门的开启是否正常,电动车窗的升降是否正常无卡滞,玻璃是否完好无损。
检查底盘线束组件
- 检查底盘线束是否固定牢靠、无松动现象。
乘员舱内
检查座椅
- 检查座椅是否滑动自如并在任何位置都能牢固锁住。同时检查座椅靠背角度调整是否可以在任何角度锁定。
检查座椅安全带
- 检查安全带系统包括织带、带扣、锁舌、卷收器及锁止机构是否损坏或磨损,检查安全带是否安全锁止。
检查方向盘
- 检查方向盘的稳定性,保证其没有异常感觉。
- 检查车辆不左右摆动或偏向一边。
检查仪表
- 检查车速表,里程表,电量表等是否正常显示。
检查灯光
- 检查所有的灯光是否工作正常。
检查风窗除雾
- 打开暖风或空调,检查除雾风口是否出风。
- 检查时,将风量调节旋钮旋转至最高档,确认鼓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检查雨刮
- 检查雨刮的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换档旋钮
- 检查换档旋钮是否在所有位置都能实现平滑换档,在各档位是否工作良好。
检查加速踏板操作
- 检查加速踏板是否操作平滑、自如,且不卡滞。
检查行车制动
- 检查以下内容:
- 检查制动踏板的行程是否正常。
- 检查制动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 检查制动时是否存在异响。
- 左、右轮的制动力是否均匀。
- 实施制动后车辆是否存在溜车现象。
检查驻车制动
- 检查驻车制动操纵杆的行程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