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桥和后悬架
注意事项
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
- 维修悬架系统后,务必要检查车轮定位。
- 安装悬架固定螺栓时,确保螺栓的安装方向与拆卸时一致。
- 悬架系统维修完成后,确保拆卸过的线束和管路恢复到初始位置。
维修参数
拧紧力矩
准备工作
专用工具
系统概述
后轮毂组件
后桥总成组件
后减震器组件
故障诊断
常见故障排除
1. 轮胎异常磨损
2. 行驶系异常噪声
后轮毂
后轮毂轴承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轮毂位于后两车轮内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后轮毂轴承拆卸底座(BBG0508A)[1]。
- 后轮毂轴承拆卸压头(BBG0508B)[2]。
- 后轮毂轴承安装压头(BBG0508C)[3]。
5- 拆卸
拆卸车轮
- 拆卸后车轮。(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鼓总成
- 拆卸制动鼓总成。(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轴承卡簧
- 使用卡簧钳拆卸轴承卡簧①。
注意!
- 拆卸轴承卡簧时,应小心缓慢操作,避免卡簧崩出,造成人员受伤。
拆卸后轮毂轴承
- 将后轮毂轴承拆卸底座(BBG0508A)[1] 如图放置在压力机上。
- 将制动鼓总成①平稳放置在后轮毂轴承拆卸底座上。
注意!
- 放置制动鼓总成时,注意安装卡箍的一侧应向下。
- 将后轮毂轴承拆卸压头(BBG0508B)[2] 如图定位放在制动鼓总成上,操作压力机,压出后轮毂轴承①。
注意!
- 操作压力机时,应小心缓慢操作,避免人员受伤。
6- 安装
安装后轮毂轴承
- 更换新的轮毂轴承进行安装。
- 保持各安装零部件的清洁,不得有磨损或碰撞现象。
- 使用新的轮毂轴承、卡环、用润滑油润滑轴承孔。
- 操作压力机时,需均匀用力,防止用力过度,造成零部件损伤。
- 轮毂轴承为一次性零件,拆卸后不可再次使用。
- 将后轮毂轴承拆卸底座(BBG0508A)[1] 如图放置在压力机上。
- 将制动鼓总成①平稳放置在后轮毂轴承拆卸底座上。
注意!
- 放置制动鼓总成时,注意安装卡箍的一侧应向上。
- 在轮毂轴承的外圈上涂抹少许润滑脂。
- 将前轮毂轴承①安装到前轮毂上,用橡胶锤轻轻敲击轴承使其保持水平位置。
- 将后轮毂轴承安装压头(BBG0508C)[3] 安装到轴承上,确保垂直平齐安装到位。
- 操作压力机,将轴承压力,直至顶住工具的限位台阶。
提示
- 安装完成后,转动轮毂轴承,检查是否卡滞,如有,请更换轴承或重新安装。
- 用卡簧钳将新的卡簧①装入卡槽内。
安装制动鼓总成
- 安装制动鼓总成①。(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车轮
- 安装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7- 试车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无异响。
后轮毂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轮毂位于后两轮胎内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拆卸
拆卸车轮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鼓总成
- 拆卸制动鼓总成①。(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后轮毂
- 使用13mm套筒拆卸后轮毂①固定螺栓②(M10×20),取下后轮毂①。
5- 检查
- 检查后轮毂①是否有锈蚀、变形,如有,则需更换新的后轮毂①。
6- 安装
安装后轮毂
- 将后轮毂①对准后悬架安装孔,带入固定螺栓②(M10×20),并使用13mm 套筒拧紧,拧紧力矩为62N·m。
注意!
- 安装后轮毂固定螺栓时,应沿对角安装。
安装制动鼓总成
- 安装制动鼓总成①。(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车轮
- 安装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7- 试车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无异响。
后减震器
后减震器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减震器位于车辆后部两侧,与车身、后悬架连接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拆卸
拆卸车轮
注意!
- 拆卸悬架弹簧须由两人协作完成,否则可能会造成零件损伤。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后减震器拆卸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将高位运输顶支撑于后螺旋弹簧座下。
- 使用 18mm 套筒拆卸后减震器与后桥连接螺栓①,并取出。
- 缓慢降下高位运输顶。
- 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后桥连接螺栓。
警告!
- 应缓慢降下高位运输顶,防止后螺旋弹簧崩出。
- 降低车辆至适当高度,打开后尾门。
- 拆卸后侧围下内饰板①。(参照“内饰与外饰”章节中的“后侧围下内饰板拆卸与安装”)
- 一人辅助扶稳后减震器①,另一人拆卸后减震器上固定螺母。
- 使用小活动扳手止动后减震器轴(A),使用13mm 开口扳手拆卸后减震器上固定螺母②,取下金属垫片③、橡胶块④。
- 从下方取出后减震器①。
5- 检查
- 在减震器轴端安装法兰螺母,并将套筒扳手和 T形扳手固定到螺母上。
- 用手压缩减振器总成①,并检查整个行程(压缩和展开)中的操作是否平滑。释放压缩时,减振器应平稳且连续展开。如果不是这样,气体泄漏且应更换减振器。
- 执行这些测试的过程中,检查是否有润滑油泄漏、异常噪音和卡滞。
6- 安装
后减震器拆卸
- 将后减震器放至安装位置,一人辅助将后减震器①穿过安装孔,另一人按顺序安装橡胶块②、金属垫片③和螺母④。
- 使用小活动扳手止动后减震器轴(A),使用13mm 开口扳手预拧紧螺母④,待后减震器与后悬架连接螺栓安装完成后,拧紧螺母④。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将高位运输顶支撑于后螺旋弹簧座下,缓慢举升,调整后减震器,直至后减震器与后桥螺栓安装孔对齐。
- 安装后减震器于后桥连接螺栓①,使用18mm 套筒拧紧连接螺栓①,拧紧力矩为62N·m,缓慢降低高位运输顶。
注意!
- 举升高位运输顶时,注意检查后螺旋弹簧是否发生位移或脱离安装位置,如发生位移请参考本章节中的“后螺旋弹簧拆卸与安装”重新安装。
- 安装后侧围下内饰板①。(参照“内饰与外饰”章节中的“后侧围下内饰板拆卸与安装”)
车轮安装
- 安装后车轮。(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7- 试车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无异响。
后螺旋弹簧的拆卸和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螺旋弹簧安装位于后桥两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拆卸
拆卸车轮
注意!
- 拆卸悬架弹簧须由两人协作完成,否则可能会造成零件损伤。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后螺旋弹簧拆卸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将高位运输顶①放置于后螺旋弹簧座下方。
- 缓慢举升高位运输顶,直至悬架开始压缩。
警告!
- 避免造成车辆倾覆危险,应缓慢举升,至悬架开始压缩时,检查车辆举升点是否平稳。
- 使用 18mm 套筒拆卸后减震器于后桥连接螺栓①,并取出。
- 缓慢降下高位运输顶。
- 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后桥连接螺栓。
注意!
- 注意弹簧拆卸时方向。
- 两人协助,将后悬架后部(A)两侧向下压,取下后减震器弹簧①、弹簧下橡胶支座②及弹簧下橡胶支座③。
5- 检查
- 检查后螺旋弹簧①有无变形、破损,如有,则需更换新的后螺旋弹簧。
- 弹簧下橡胶支座②和弹簧下橡胶支座③有无老化、破损,如有,则需更换新的零部件。
6- 安装
后螺旋弹簧安装
- 将弹簧的上端(A)对准上橡胶支座①安装到位, 检查上弹簧支座是否安装到位。
- 将弹簧的下端(A)与下橡胶支座①的凸台对齐,使下橡胶支座平稳安装在弹簧上。
- 在助手的协助下,两人同时向下按压后悬架后部(A)两侧。
- 将上橡胶支座①凹槽对准车身上的上弹簧座的凸槽(A)安装到位。
注意!
- 注意弹簧安装时方向与拆卸时方向相同。
- 将下橡胶支座①的凸舌(A)安装到下弹簧座的凹槽(B)中。
注意!
- 确保下弹簧座的凸舌正确安装到下弹簧座中。
- 将高位运输顶放置在弹簧座下方,一边调整后减震器①,一边缓慢举升高位运输顶,直至后桥与后减震器①螺栓安装孔对齐。
- 拧入减震器固定螺栓①,并使用 18mm 套筒拧紧后减震器与后桥的连接螺栓,拧紧力矩为62N·m。(左右各一个)
车轮安装
- 安装后车轮。(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7- 试车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无异响。
后悬架
后悬架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悬架安装位于车辆底部,后车轮内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拆卸
拆卸车轮
注意!
- 拆卸悬架弹簧须由两人协作完成,否则可能会造成零件损伤。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车轮。
拆卸制动鼓总成
- 拆卸制动鼓总成①。(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制动鼓总成。
拆卸制动蹄片
- 拆卸制动蹄片①。(参照“驻车制动系统”章节中的“驻车制动蹄片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制动蹄片。
制动管拆卸
- 两人协助,拧松后轮两侧分泵排气孔螺栓,使用干净布片包裹,同时,踩紧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对其止动。
- 拆卸后桥 - 后轮制动管。(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管,后桥- 后轮的拆卸与安装”)
注意!
- 使用相同的方法拆卸另一侧制动管。
- 拆卸后,使用干净布片缠绕裸露在空气中的制动油管接头,避免污染油液,造成油管堵塞。
- 切勿将制动液溅到油漆表面,若已经溅到油漆表面上,请立即用清水洗净。
- 使用一字起辅助拆卸后制动油管固定卡①,并取下固定卡①。
- 将制动油管②移至不干涉的位置。
拆卸后轮速传感器
- 使用 T30 批头拆卸轮速传感器固定螺栓①,将后轮速传感器②从制动底板中取出。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后轮速传感器。
- 将后轮速传感器①从后桥固定支架中脱出,并移至不干涉位置。
脱开驻车制动拉索
- 使用尖嘴钳辅助夹住后轮驻车制动拉索锁止卡扣(A),将后轮驻车制动拉索①从制动底板中脱出。
- 将后轮驻车制动拉锁从软轴限位孔(B)中脱出。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脱开另一侧驻车制动拉索。
拆卸后制动分泵
- 使用10mm套筒拆卸后制动分泵固定螺栓①,并取下后制动分泵②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后制动分泵。
拆卸后轮毂
- 拆卸后轮毂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后轮毂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后轮毂。
拆卸制动底板
- 取下制动底板①。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制动底板。
拆卸后桥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将高位运输顶①放置于后螺旋弹簧座下方。
- 缓慢举升高位运输顶,直至悬架开始压缩。
警告!
- 避免造成车辆倾覆危险,应缓慢举升,至悬架开始压缩时,检查车辆举升点是否平稳。
- 使用 18mm 套筒拆卸后减震器于后桥连接螺栓①,并取出。
- 缓慢降下高位运输顶。
- 用相同方法拆卸另一侧后桥连接螺栓。
注意!
- 注意弹簧拆卸时方向。
- 两人协助,将后悬架后部(A)两侧向下压,取下后减震器弹簧①、弹簧下橡胶支座②及弹簧下橡胶支座③。
- 将高位运输顶置①于后桥总成②下方,确保放置平稳。
- 使用18mm扳手止动后桥与车身连接螺栓①,使用18mm 套筒拆卸后桥与车身连接螺母②,取下螺栓①(M12×100)。
- 用同样的方法拆卸另一侧连接螺栓。
提示
- 取出连接螺栓时,调整后桥,便于取下连接螺栓。
- 两人协助,使用一字起辅助将后悬架衬套从车身上脱开,一人扶稳后桥,另一人缓慢降下高位举升顶,抬下后桥①。
6- 检查
- 检查后桥①有无变形,破损,如有则需更换新的后桥。
7- 安装
安装后桥
- 两人协助,将后悬架总成抬放到高位运输顶上,将高位运输顶支撑在后悬架①中部,缓慢举升高位运输顶,使后悬架总成置于安装面上。
- 带入固定螺栓②,安装固定螺母③,使用18mm 扳手止动螺栓,用18mm 套筒拧紧螺母,拧紧力矩为105N·m。
- 用相同的方法安装另一边固定螺栓。
提示
- 注意螺栓安装时的方向应与拆卸时方向一致。
- 待左右两侧固定螺栓安装到位后,再拧紧螺栓。
- 在助手的协助下,两人同时向下按压后悬架后部(A)两侧。
- 将上橡胶支座①凹槽对准车身上的上弹簧座的凸槽(A)安装到位。
注意!
- 注意弹簧安装时方向与拆卸时方向相同。
- 将下橡胶支座①的凸舌(A)安装到下弹簧座的凹槽(B)中。
注意!
- 确保下弹簧座的凸舌正确安装到下弹簧座中。
- 将高位运输顶放置在弹簧座下方,一边调整后减震器①,一边缓慢举升高位运输顶,直至1 后桥与后减震器①螺栓安装孔对齐。
- 拧入减震器固定螺栓①,并使用 18mm 套筒拧紧后减震器与后桥的连接螺栓,拧紧力矩为62N·m。(左右各一个)
- 降下高位运输顶。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连接螺栓。
安装制动底板
- 安装制动底板①。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制动底板。
安装后轮毂
- 安装后轮毂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后轮毂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后轮毂。
安装后制动分泵
- 将后制动分泵①对准制动底板安装孔安装到位,带入固定螺栓②,并使用10mm 套筒拧紧。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后制动分泵。
安装后轮速传感器
- 将后轮速传感器线束①移至安装位置并卡入后桥固定支架中置。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后轮速传感器。
- 将后轮速传感器感应插头擦拭干净。
- 将后轮速传感器①穿过制动底板安装到位。
- 安装后轮速传感器固定螺栓②,并使用 T30批头拧紧,拧紧力矩为 8N·m。
注意!
- 安装车轮后轮速传感器线束后,检查是否与其它部件扭结或干涉。
安装制动管
- 将制动油管①穿过后桥固定支架限位孔,安装制动油管固定卡②,确保固定卡卡入制动油管接头凹槽内。
- 安装完成后,检查确保固定卡②锁止可靠。
注意!
- 安装制动软管后,检查是否与其它部件扭结或干涉。
- 安装后桥 - 后轮制动管。(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管,后桥- 后轮的拆卸与安装”)
注意!
- 切勿将制动液溅到油漆表面,若已经溅到油漆表面上,请立即用清水洗净。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制动油管。
-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释放制动踏板。
安装制动蹄片
- 安装制动蹄片①。(参照“驻车制动系统”章节中的“驻车制动蹄片拆卸与安装”)。
注意!
- 安装制动蹄片时,检查、清洁制动蹄片与制动鼓。
- 安装完成后,调整驻车制动蹄片。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制动蹄片。
安装制动鼓总成
- 安装制动鼓总成①。(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制动鼓总成。
安装车轮
- 安装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提示
- 使用相同方法安装另一侧后车轮。
8- 制动液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后悬架衬套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悬架衬套安装位于后悬架两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后桥与后悬架维修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后桥衬套拆卸组件(BBG0495A/B/C)
5- 拆卸
拆卸后悬架
- 拆卸后悬架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后悬架拆卸与安装”)
拆卸后悬架衬套
- 安装后桥衬套拆装工具(BBG0495)[1A],将后桥衬套拆装工具U 型卡对准后桥进行安装。
- 安装后桥衬套拆装工具压头(BBG0495)[1B],并使用套筒拧紧后桥衬套拆装工具,使后桥衬套①从后桥中脱出。
6- 安装
安装后悬架衬套
- 将后悬架衬套①对准后桥衬套安装孔安装。
- 安装后桥衬套拆装工具(BBG0495)[1A],安装后桥衬套压头(BBG0495)[1C],并使用套筒拧紧后桥衬套拆装工具,直至后桥衬套裙边和后桥衬套安装孔平齐。
安装后悬架
- 安装后悬架。(参照本章节中的“后悬架拆卸与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