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
注意事项
有关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
- 使用指定的制动液。
- 维修过程中切勿重复使用排出的制动液。
- 制动液有毒并且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否则会损坏油漆。如果制动液溅到漆面上, 请立即用水清洗并擦拭干净。切勿与皮肤接触,在涉及制动总泵、制动卡钳、管路维修时必须佩戴防油的手套。如果制动液溅到皮肤或眼睛,请立即用清水清洗并就医。
- 使用新制动液,清洁或清洗总泵、制动钳和制动卡钳的所有零件。
- 切勿使用汽油或煤油等矿物油 ,否则会损坏液压系统中的橡胶零件。
- 在修理或更换制动盘以及更换制动片之后,或者在行驶很短距离出现制动发软的情况时,一定要磨合制动结合面。
维修参数
技术参数
推荐油液
维修参数
拧紧力矩
准备工作
专用工具
系统概述
结构与特征
前制器组件
前制动分泵组件
前制踏板组件
前制动分泵组件
前制动分泵组件
前制动分泵组件
后制动管路组件
后制动鼓组件
故障诊断
故障症状排除表
- 使用下表有助于发现症状原因。如果有必要,修理或更换这些零件。
常见故障排除
制动液
制动液更换
1-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2- 更换
注意!
- 更换制动液前请确认制动系统是否泄漏,如果有,应先维修泄漏的部位,再更换制动液。
- 打开制动液储液罐盖①,使用吸管抽干储液罐②中旧的制动液。
- 加注新的制动液,至 MAX 标记处。
注意!
- 加注指定规格的制动液。
- 制动液有毒并且油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否则会损坏油漆。如果制动液溅到漆面上,请立即用水清洗并擦拭干净。
- 在抽干制动液后,加注制动液可能会有气泡产生,应等待2-3min 后再开始排气。
- 排气时按图所示顺序排出旧的制动液。
注意!
- 先对离制动总泵最远的后制动分泵进行排气。
- 更换制动液需要三个人协同完成,一人在车内踩制动踏板,一人给各个分泵排气,另一人观察制动液储液罐,确保制动液液位高度始终保持在MAX 标记处。
- 在更换了ABS控制单元的或更换了制动总泵的,
- 需要排气多次。
- 使用一根和排气螺栓孔一样粗细的聚乙烯管①套在排气螺栓上,然后将另一端插入盛液瓶②内。
- 后轮:让助手缓慢地泵压制动踏板数次,然后踩到底不动,用8mm 油管扳手松动后制动分泵排气螺栓③三分之一圈到半圈,使制动液排出。
- 前轮:让助手缓慢地泵压制动踏板数次,然后踩到底不动,用8mm 油管扳手松动制动卡钳排气螺栓④三分之一圈到半圈,使制动液排出。
- 当轮缸中几乎无液压时,重新拧紧排气螺栓。
- 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制动管路内不再有气泡,颜色不浑浊为止。
- 当无气泡时,踩住制动器踏板不动,然后用规定的力矩拧紧排气螺栓,拧紧力矩为8N·m。
- 安装泄油堵盖。
- 按照上面方法按顺序对其他车轮制动分泵进行排气。
提示
- 在对制动液进行排气时,注意制动储液罐内制动液液位,如若缺少应及时添加,防止空气进入。
- 安装聚乙烯管前应用干净布片清理排气螺栓孔周围的泥垢。
- 聚乙烯管应牢牢的套在排气螺栓孔上。
- 在排气过程中防止制动液溢出,可以在排气螺栓下面垫布片,如果有制动液溢出,则使用干净布片清理排气螺栓处溢出的制动液,便于检查。
- 完成排气操作后,向下踩制动踏板并检查制动管路是否泄漏。
- 加注制动液直至液面达到 MAX 标记处。
- 安装制动液储液罐盖①。
警告!
- 更换制动液后检查制动器踏板力度,如发现制动偏软,重复排气的整个步骤。
- 涉及制动总泵、制动卡钳、制动管路的维修时,必须执行排气操作,排气操作和上述步骤相同。
制动储液罐
制动液储液罐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液储液罐总成位于前舱左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打开制动储液罐盖
- 打开制动储液罐盖①,取出过滤网,使用注射器抽干储液罐②中旧的制动液。
脱开液位高度传感器
- 按住制动储液罐液位高度传感器插接器锁止夹,沿箭头方向脱开制动液位高度传感器①。
拆卸制动储液罐
- 使用短十字起拆卸制动储液罐与制动总泵固定销①。
- 沿箭头方向向上拔出制动储液罐①。
注意!
- 制动液有毒并且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制动储液罐时,应在制动储液罐的正下方放置布片,防止制动液滴落在车上。
- 将溢出的制动液使用干净布片擦拭干净。
- 拔出制动液储液罐时应均匀用力,用力过大会对人员和零件造成伤害。
提示
- 如果制动储液罐不能及时安装还原,应使用干净布片将制动总泵连接口堵住,避免污物进入制动总泵,造成制动总泵堵塞。
6- 检查
- 检查制动储液罐①表面是否有破损,连接端头是否有腐蚀等,如果有则需更换新的制动储液罐。
7- 安装
安装制动储液罐
- 更换新的密封座①进行安装。
- 将制动储液罐对准制动总泵安装孔,沿箭头方向向下将制动储液罐②安装到制动总泵上。
- 沿箭头方向向下按压制动储液罐,使制动储液罐和制动总泵固定销安装孔对齐,使用短十字起拧紧制动储液罐固定销①。
安装液位高度传感器
- 沿箭头方向安装制动液位高度传感器插接器①,直至听见“咔哒”声即安装到位。
加注制动液
- 安装过滤网①,加注制动液至MAX标记处,拧紧制动储液罐盖②。
注意!
- 制动液有毒且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将溢出的制动液用干净的布片擦拭干净。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刹车油排气、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 路试完成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漏油。
制动总泵
制动总泵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总泵位于动力总成舱左侧,连接制动液储液罐和真空助力器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打开制动储液罐盖
- 打开制动储液罐盖①,取出过滤网,使用注射器抽干储液罐②中旧的制动液。
拆卸制动储液罐
- 拆卸制动储液罐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储液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总泵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制动总泵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①,并将制动油管②移至不干涉位置。
注意!
- 制动液有毒且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制动管与制动总泵连接螺栓①前,先将制动管连接处周围的杂质、灰尘清理干净。
- 脱开制动管时会有少量制动液流出,将流出的制动液用干净的布片擦拭干净。
- 使用13mm套筒拆卸制动总泵固定螺母①,左右晃动,缓慢取出制动总泵②。
注意!
- 拆卸完成后,将滴落在车身上的制动液擦拭干净。
- 如果制动总泵不能及时安装还原,请将制动总泵管路接口、安装孔用干净布片堵住。
拆卸密封座
- 取下制动储液罐密封座①。
拆卸制动总泵密封O 型圈
- 取下制动总泵 O 型圈①。
6- 检查
- 检查制动总泵①接口处是否有破损、污物,如有,请更换新的制动总泵。
7- 安装
安装制动总泵密封O 型圈
- 更换新的 O 型圈①进行安装。
安装密封座
- 更换新的制动储液罐密封座①进行安装。
安装制动总泵
- 将制动总泵①垂直套入助力器,确保助力器推杆插入到制动总泵活塞中。
- 带入固定螺母②,并使用13mm套筒拧紧。
- 将制动油管①对准制动总泵安装孔垂直插入,拧入连接螺栓②,并使用11mm 套筒拧紧。
注意!
- 禁止扭曲油管安装。
- 如果连接螺栓在安装过程中损坏,必须更换新的制动管进行安装。
安装制动储液罐
- 安装制动储液罐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储液罐的拆卸与安装”)
加注制动液
- 安装过滤网①,加注制动液至MAX标记处,拧紧制动储液罐盖②。
注意!
- 制动液有毒且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将溢出的制动液用干净的布片擦拭干净。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刹车油排气、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 路试完成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漏油。
真空助力器
真空助力器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真空助力器位于前舱左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打开制动储液罐盖
- 打开制动储液罐盖①,取出过滤网,使用注射器抽干储液罐②中旧的制动液。
拆卸制动储液罐
- 拆卸制动储液罐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储液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压力传感器
- 拆卸压力传感器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压力传感器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压力传感器(助力器到真空泵)
- 按住压力传感器插接器锁止夹,沿箭头方向脱开压力传感器①。
- 沿箭头方向脱开压力传感器①,取下压力传感器(助力器到真空泵)。
拆卸制动踏板
- 拆卸制动踏板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踏板拆卸与安装”)
拆卸真空助力器
- 左右晃动,沿箭头方向取出真空助力器①和密封垫片。
6- 检查
- 检查真空助力器①接是否有破损、变形,如有,请更换新的真空助力器。
7- 安装
安装真空助力器
提示
- 安装真空助力器需两人协助完成,一人将真空助力器对准安装位置托住真空助力器,另一人安装制动踏板固定螺母。
- 更换新的密封垫①进行安装。
- 对准安装位置,将真空助力器②安装到前舱内。
- 安装制动踏板③。(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踏板拆卸与安装”)
安装压力传感器(助力器到真空泵)
- 将压力传感器(助力器到真空泵)移至安装位置,沿箭头方向安装压力传感器①。
- 安装压力传感器插接器①,直至听见“咔哒”声即安装到位。
安装力传感器
- 安装压力传感器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压力传感器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制动总泵
- 安装制动总泵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储总泵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制动储液罐
- 安装制动储液罐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储液罐的拆卸与安装”)
加注制动液
- 安装过滤网①,加注制动液至MAX标记处,拧紧制动储液罐盖②。
注意!
- 制动液有毒且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将溢出的制动液用干净的布片擦拭干净。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刹车油排气、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 路试完成后,检查各部件是否漏油。
真空压力传感器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总泵位于动力总成舱左侧,连接制动液储液罐和真空助力器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拆卸压力传感器
- 按住压力传感器插接器锁止夹,沿箭头方向脱开压力传感器①。
- 左右晃动,沿箭头方向向外取出压力传感器①。
- 沿箭头方向取下密封圈①。
6- 检查
- 检查压力传感器①接口处是否有破损、堵塞,如有,请更换新的压力传感器。
7- 安装
安装压力传感器
- 更换新的密封圈①进行安装。
- 将密封圈①对准助力器安装孔沿箭头方向垂直插入,确保密封圈安装平顺,无褶皱。
提示
- 安装密封圈时,可在密封圈上涂抹少量润滑脂。
- 将压力传感器①对准密封圈垂直沿箭头方向安装到位。
- 安装压力传感器①,直至听见“咔哒”声即安装到位。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总泵位于动力总成机舱左侧,连接真空助力器和电子真空泵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拆卸压力传感器插接器
- 按住压力传感器插接器锁止夹,沿箭头方向脱 开压力传感器①。
脱开电子真空泵真空管
- 按住电子真空泵真空管两端锁止夹(A),沿箭头方向脱开压力传感器①。
拆卸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
- 沿箭头方向脱开压力传感器①,取下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
拆卸压力传感器密封圈
- 取下压力传感器密封圈①。
6- 检查
- 检查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①接口处是否有破损、堵塞,管路是否破损,如有,请更换新的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
7- 安装
安装压力传感器密封圈
- 更换新的密封圈①进行安装。
- 将密封圈①对准助力器安装孔沿箭头方向垂直插入,确保密封圈安装平顺,无褶皱。
提示
- 安装密封圈时,可在密封圈上涂抹少量润滑脂。
安装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
- 将真空管带传感器总成①对准密封圈垂直沿箭头方向安装到位。
安装电子真空泵真空管
- 沿箭头方向安装电子真空泵真空管①,直至听见“咔哒" 声即安装到位。
安装压力传感器插接器
- 沿箭头方向安装压力传感器①,直至听见“咔哒”声即安装到位。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刹车油排气、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真空泵
电子真空泵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电子真空泵安装位于动力总成机舱左侧,助力器下方。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脱开电子真空泵真空管
- 按住电子真空泵真空管两端锁止夹(A),沿箭头方向脱开压力传感器①。
拆卸电子真空泵
- 沿箭头方向滑动电子真空泵插座①,将电子真空泵插座固定卡上脱出。
- 按住电子真空泵插接器锁止卡(A),沿箭头方向脱开电子真空泵插接器①。
- 使用10mm套筒拆卸电子真空泵固定螺栓①,取下电子真空泵总成②。
6- 检查
- 将电子真空泵与电瓶(12V)连接,看电子真空泵是否正常工作,噪音是否正常(此项需将电子真空泵用螺栓固定);用手指堵住进气口,查看是否产生负压。
7- 安装
安装电子真空泵
- 将电子真空泵①放至安装位置。
- 对准螺栓孔安装电子真空泵固定螺栓②,并使用10mm 套筒拧紧固定螺栓。
- 沿箭头方向安装电子真空泵插接器①,直至听见“咔哒”声即安装到位。
- 沿箭头方向滑动电子真空泵插座①,将电子真空泵插座卡入固定卡,确认锁止可靠。
安装电子真空泵真空管
- 沿箭头方向安装电子真空泵真空管①,直至听见“咔哒" 声即安装到位。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制动组件
制动踏板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踏板位于驾驶员脚部空间处。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拆卸制动灯开关
- 拆卸制动灯开关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灯开关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加速踏板总成
- 拆卸加速踏板总成①。(参照“车身及整车控制器”章节中的“加速踏板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
- 使用尖嘴钳沿箭头方向取出制动踏板固定锁止销①。
- 按压连接销锁止端锁止卡(A),取出助力器推杆与制动踏板连接销①。
- 使用 13mm 套筒拆卸制动踏板 3 个固定螺母①,取下制动踏板②。
6- 检查
- 检查制动踏板①是否有破损、锈蚀,如有,请更换新的制动踏板。
7- 安装
安装制动踏板
- 将制动踏板①放至安装位置,对准安装孔安装到位,带入固定螺母②,并使用13mm套筒拧紧,拧紧力矩为21N·m。
- 确保制动踏板操纵机构(A)对准真空助力器推杆凹槽(B)内。
- 调整制动踏板制动机构位置,使制动踏板操纵机构安装孔与助力器推杆安装孔对齐,插入连接销①。
注意!
- 注意连接销安装方向。
- 将锁止销①对准连接销安装孔安装到位,确保锁止可靠。
安装加速踏板总成
- 安装加速踏板总成①。(参照“车身及整车控制器”章节中的“加速踏板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制动灯开关
- 安装制动灯开关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灯开关的拆卸与安装”)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制动灯开关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灯开关固定在制动踏板支架上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车辆低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5- 拆卸
脱开制动灯开关插接器
- 按住制动灯开关插接器锁止夹(A),沿箭头方向脱开插接器①。
拆卸制动灯开关
- 旋转制动灯开关90°,使制动灯开关锁止销(A)从支架限位槽(B)取出,取下制动灯开关①。
6- 检查
- 检查制动灯开关①是否有破损、卡滞,如有,请更换新的制动灯开关。
7- 安装
安装制动灯开关
- 将制动灯开关锁止销(A)对准支架限位槽(B)安装,并将制动灯开关旋转90°锁止。
安装制动灯开关插接器
- 沿箭头方向安装制动灯开关插接器①,直至听见“咔哒”声即安装到位。
8- 车辆低压挂牌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低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9- 清除故障码、试车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制动管
前制动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前制动软管安装位于前轮胎内侧,与制动分泵和制动硬管连接。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拆卸
安装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车轮拆卸
- 拆卸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前制动软管
- 使用 14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软管固定螺栓①,并将制动软管②移至不干涉位置。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软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软管固定螺栓①,取下制动软管②。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软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6- 检查
- 检查前制动软管①有无破损,变形等,如有,则更换前制动软管。
7- 安装
安装前制动软管
- 先用抹布清理前制动软管口,保持前制动油管口清洁。
- 将前制动软管①放置安装位置,拧入油管螺母②,待另一个油管螺母安装完成后,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螺母。
- 先用抹布清理前制动软管口,保持前制动油管口清洁。
- 将制动软管①对准制动分泵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②,并使用14mm 油管扳手拧紧。
注意!
- 安装油管螺母时,注意避免拧坏螺母。
安装车轮
- 安装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ABS- 右前轮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ABS- 右前轮制动管安装位于动力总成舱,与ABS 和制动软管连接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 内饰件拆卸工具(BBG1102)[2]。
5- 拆卸
安装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拆卸前轮罩挡泥板
- 拆卸前轮罩挡泥板①。(参照“内饰与外饰”章节中的“前轮罩挡泥板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ABS- 右前轮制动管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软管固定螺栓①,脱开制动管②。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管固定螺栓①,脱开制动管②。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内饰件拆卸工具(BBG1102),将前制动管①从固定卡②中脱出,调整前制动管并取出。
6- 检查
- 检查前制动管①有无破损,变形等,如有,则更换前制动管。
7- 安装
安装ABS- 右前轮制动管
- 将前制动管①放置安装位置,并将制动管卡入固定卡夹②中。
- 先用抹布清理前制动管口,保持前制动油管口清洁。
- 将前制动管①对准制动软管安装孔,拧入油管螺母②,待另一个油管螺母安装完成后,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螺母。
注意!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 将前制动管①平稳安装至 ABS 上,并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固定螺母②。
注意!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安装前轮罩挡泥板
- 安装前轮罩挡泥板①。(参照“内饰与外饰”章节中的“前轮罩挡泥板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ABS- 左前轮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ABS- 左前轮制动管安装位于动力总成舱与左前轮之间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 内饰件拆卸工具(BBG1102)[2]。
5- 拆卸
安装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拆卸前轮罩挡泥板
- 拆卸前轮罩挡泥板①。(参照“内饰与外饰”章节中的“前轮罩挡泥板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ABS- 右前轮制动管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软管固定螺栓①,脱开制动管②。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管固定螺栓①,脱开制动管②。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内饰件拆卸工具将前制动管①从固定卡夹②上脱开。
- 使用内饰件拆卸工具,将前制动管①从固定卡②中脱出,调整前制动管并从左前轮处取出。
注意!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拆卸。
6- 检查
- 检查前制动管①有无破损,变形等,如有,则更换前制动管。
7- 安装
安装ABS- 左前轮制动管
- 将前制动管①放置安装位置,并将制动管卡入固定卡夹②中。
注意!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 将前制动管①卡入固定卡夹②中。
- 先用抹布清理前制动管口,保持前制动油管口清洁。
- 将前制动管①平稳安装至 ABS 上,并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固定螺母②。
注意!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 先用抹布清理前制动管口,保持前制动油管口清洁。
- 将前制动管①对准前制动软管安装孔,拧入油管螺母②,待另一个油管螺母安装完成后,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螺母。
注意!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安装前轮罩挡泥板
- 安装前轮罩挡泥板①。(参照“内饰与外饰”章节中的“前轮罩挡泥板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ABS- 后桥)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安装位于车辆底部,连接ABS 控制器与右后轮软管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车辆高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本章节中的“车辆高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拆卸维修开关
- 拆卸维修开关①。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6- 拆卸
拆卸动力电池总成
- 拆卸动力电池总成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
- 拆卸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与ABS 控制器连接螺栓①,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②脱开。
注意!
- 脱开制动管时,禁止扭曲。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与后制动软管连接螺栓①,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②脱开。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一字起辅助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从固定管夹②中脱出。
- 使用一字起辅助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从固定管夹②中脱出,取下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
注意!
- 取下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先取出一端的制动管,然后再取出另一端,避免扭曲。
7- 检查
- 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有无破损,变形等,如有,则更换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
8- 安装
安装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
- 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放至安装位置,卡入固定管夹②中。
注意!
- 安装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先安装一端的制动管,然后再安装另一端,避免扭曲安装。
- 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卡入固定管夹②中。
- 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连接螺栓②对准后制动软管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并使用11mm 套筒拧紧。
注意!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和右后制动软管。
- 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连接螺栓②对准ABS 控制器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并使用11mm 套筒拧紧。
注意!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和ABS 总成。
安装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
- 安装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动力电池总成
- 安装动力电池总成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9- 车辆高压挂牌路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高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安装维修开关
- 安装维修开关①。
10- 刹车油加注、清除故障码、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ABS- 后桥)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安装位于车辆底部,连接ABS 控制器与左后轮软管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车辆高压挂牌上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本章节中的“车辆高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整车ECU 休眠
- 登记电动车信息,检查仪表指示灯,休眠ECU。
拆卸维修开关
- 拆卸维修开关①。
脱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注意!
- 脱开蓄电池负极电缆后,使用干净且绝缘保护罩罩住正、负极,避免正、负极短接。
6- 拆卸
拆卸动力电池总成
- 拆卸动力电池总成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
- 拆卸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与ABS 控制器连接螺栓①,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②脱开。
注意!
- 脱开制动管时,禁止扭曲。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与右制动软管连接螺栓①,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②脱开。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一字起辅助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从固定管夹②中脱出。
- 使用一字起辅助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从固定管夹②中脱出,取下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
注意!
- 取下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先取出一端的制动管,然后再取出另一端,避免扭曲。
7- 检查
- 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有无破损,变形等,如有,则更换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
8- 安装
安装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
- 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放至安装位置,卡入固定管夹②中。
注意!
- 安装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先安装一端的制动管,然后再安装另一端,避免扭曲安装。
- 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卡入固定管夹②中。
- 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①连接螺栓②对准后制动软管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并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
注意!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和右后制动软管。
- 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连接螺栓②对准ABS 控制器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并使用11mm 套筒拧紧。
注意!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和ABS 总成。
安装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
- 安装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防撞预警板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动力电池总成
- 安装动力电池总成①。(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动力电池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9- 车辆高压挂牌路解锁
- 此步骤以下操作参照“动力电池系统”章节中的“车辆高压挂牌上锁及解锁”
安装蓄电池正、负极电缆
- 安装蓄电池负极电缆①、正极电缆②。
安装维修开关
- 安装维修开关①。
10- 刹车油加注、清除故障码、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点火开关转至“ON”档,连接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 操作时务必保证 12V 蓄电池电压高于 10V。
后制动软管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制动软管安装位于后车轮内测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拆卸
拆卸车轮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后制动软管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提示
- 左右后制动软管拆卸方法一致。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①,并脱开制动油管②。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尖嘴钳或一字起辅助脱开制动软管锁止卡①,将制动软管(2 )从后桥安装孔内脱开。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与右制动软管连接螺栓①,将下底板左后直制动管②脱开。
- 使用尖嘴钳或一字起辅助脱开制动软管锁止卡①,将制动软管(2 )从安装孔内脱开并取下。
6- 检查
- 检查后制动软管①是否破损,如有,则需更换新的进行安装。
7- 安装
安装后制动软管
- 将后制动软管①放至安装位置,对准安装孔安装后制动软管锁止卡②,确认锁止卡锁止可靠。
- 将后制动软管①放至安装位置,对准安装孔安装后制动软管锁止卡②,确认锁止卡锁止可靠。
- 将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①连接螺栓②对准后制动软管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并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
注意!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和右后制动软管。
- 将制动油管①放至安装位置,对准后制动分泵与后制动软管进行安装,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②。
注意!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下底板右后直制动管和右后制动软管。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车轮安装
- 安装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后桥- 后制动分泵制动管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桥- 后制动分泵制动管安装位于后车轮内侧,连接后制动分泵和后制动软管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拆卸
拆卸车轮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后制动软管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提示
- 左右后制动软管拆卸方法一致。
拆卸后制动软管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①,并脱开制动油管②。
注意!
- 脱开制动管时,禁止扭曲。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 11mm 油管扳手拆卸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①,并脱开制动油管②。
注意!
- 脱开制动管时,禁止扭曲。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6- 检查
- 检查后桥到后轮制动管①是否破损、变形,如有,则需更换新的进行安装。
7- 安装
安装后制动软管
- 将制动油管①放至安装位置,对准后制动分泵与后制动软管进行安装,使用11mm 油管扳手拧紧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②。
- 将制动油管①对后制动分泵,使用 11mm油管扳手拧紧后制动油管连接螺栓②。
注意!
- 安装制动管时,禁止扭曲管路安装。
- 安装连接螺栓时,注意平顺安装,确保螺栓安装正确,避免连接螺栓的损坏和制动液的泄露,造成行车中制动系统无法工作。
- 如安装连接螺栓时,造成连接螺栓的损坏,请立即更换新的油管后,再进行安装。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车轮安装
- 安装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前制动系统组件
前制动片的更换
1- 部件位置
前制动片安装位于前制动卡钳上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分泵回位工具(BBG0901)[1]。
5- 拆卸
车轮拆卸
- 拆卸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制动分泵脱开
- 用 14mm 套筒拆卸前制动分泵①上的 2 个固定螺栓②,并将前制动分泵移至不干涉位置。
注意!
- 脱开制动分泵时请防止制动片意外跌落。
- 脱开制动分泵后严禁踩下制动踏板,否则制动分泵活塞可能会脱出。
- 保持制动片表面清洁,制动片表面不可沾有油渍。
拆卸前制动片
- 取下前制动片①。
- 取下前制动片弹簧片①。
6- 检查
- 使用游标卡尺检查前制动片①厚度。
7- 安装
安装前制动片
- 将前制动片弹簧片①对准制动卡钳槽内安装到位。
- 将前制动片①对准弹簧片安装到位。
- 用制动分泵活塞回位工具(BBG0901)[1] 将制动卡钳活塞压入初始位置。
- 压入制动分泵活塞后,把缸体保护套①调整均匀。
- 将制动分泵①螺栓孔对准制动卡钳螺栓孔,拧入固定螺栓②,并使用14mm 套筒拧紧固定螺栓。
车轮安装
- 安装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检查、试车
- 检查制动液是否需要添加。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前制动卡钳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前制动卡钳安装位于前车轮内侧,与制动分泵连接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分泵回位工具(BBG0901)[1]。
5- 拆卸
车轮拆卸
- 拆卸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前制动片
- 取下前制动片①。
- 取下前制动片弹簧片①。
- 使用 18mm 套筒拆卸制动分泵卡钳①固定螺栓②,取下制动分泵卡钳。
6- 检查
- 检查制动分泵卡钳①是否变形、破损,如有,立即更换新的制动分泵卡钳进行安装。
制动分泵脱开
- 用 14mm 套筒拆卸前制动分泵①上的 2 个固定螺栓②,并将前制动分泵移至不干涉位置。
注意!
- 脱开制动分泵时请防止制动片意外跌落。
- 脱开制动分泵后严禁踩下制动踏板,否则制动分泵活塞可能会脱出。
- 保持制动片表面清洁,制动片表面不可沾有油渍。
7- 安装
安装制动卡钳
- 将制动卡钳①放置安装位置,对准安装孔,带入固定螺栓②。
- 使用18mm套筒拧紧制动卡钳固定螺栓②,拧紧力矩为105N·m。
安装前制动片
- 将前制动片弹簧片①对准制动卡钳槽内安装到位。
- 将前制动片①对准弹簧片安装到位。
- 用制动分泵活塞回位工具(BBG0901)[1] 将制动卡钳活塞压入初始位置。
- 压入制动分泵活塞后,把缸体保护套①调整均匀。
- 将制动分泵①螺栓孔对准制动卡钳螺栓孔,拧入固定螺栓②,并使用14mm 套筒拧紧固定螺栓。
车轮安装
- 安装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检查、试车
- 检查制动液是否需要添加。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前制动分泵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分泵回位工具(BBG0901)[1]。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2]。
5- 拆卸
车轮拆卸
- 拆卸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安装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2] 进行制动。
制动分泵拆卸
- 使用 14mm 油管扳手拆卸前制动软管固定螺栓①,并将制动软管②移至不干涉位置。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完成后将前制动软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用 14mm 套筒拆卸前制动分泵①上的 2 个固定螺栓②,并取下前制动分泵。
注意!
- 脱开制动分泵时请注意防止制动片意外跌落。
6- 检查
- 检查前制动分泵制动钳销有无卡滞、变形,检查制动钳销护套与活塞护套有无老化、破损、污物,如有,需对前制动分泵总成进行分解修理。
7- 安装
制动分泵回位
- 将制动分泵安装在制动卡钳上,翻转制动分泵。
- 将制动卡钳用前制动分泵活塞回位工具(BBG0901)[1]将制动分泵活塞压入初始位置。
- 压入制动分泵活塞后,把缸体保护套①调整均匀。
安装制动分泵
- 将制动分泵①螺栓孔对准制动卡钳螺栓孔,拧入固定螺栓②。
- 使用 14mm 套筒拧紧前制动分泵①上的 2个固定螺栓②。
- 先用抹布清理前制动软管口,保持前制动油管口清洁。
- 将制动软管①对准制动分泵安装孔,拧入连接螺栓②,并使用14mm 油管扳手拧紧。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2]。
车轮安装
- 安装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注意!
- 在排气过程中,制动储液罐内必须注满新的制动液。
- 切勿扭曲制动管路进行安装。
前制动盘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前制动盘安装位于前车轮内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拆卸
车轮拆卸
- 拆卸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拧松制动盘固定螺栓
- 踩下制动踏板,用 T30 批头拧松制动盘的固定螺钉①。
制动分泵脱开
- 使用18mm套筒拆卸制动分泵①固定螺栓②,脱开制动分泵,并移至不干涉位置。
注意!
- 将制动分泵从制动盘上脱开后,用铁丝将制动分泵固定在车身上,注意避免损坏制动油管。
拆卸制动盘
- 使用 T30 批头拆卸制动盘的固定螺钉①,取下前制动盘②。
5- 检查
- 使用千分尺检查前制动盘的厚度。
注意!
- 测量的数值超过规定的数值必须更换新的零件。
- 如需更换新的制动盘,则需连同制动片一起更换,防止旧的制动片损坏新的制动盘。
- 使用游标卡尺检查前制动片的厚度。
注意!
- 测量的数值超过规定的数值必须更换新的零件。
6- 安装
安装制动盘
- 将制动盘①对准前轮毂安装孔安装到位,带入固定螺栓②,并使用T30 批头预拧紧螺栓。
注意!
- 安装制动盘前,清洁前轮毂和制动盘内部的结合面。
- 禁止制动盘或制动片接触油脂、机油或其他润滑剂等。
安装制动分泵
- 将制动分泵①固定螺栓安装孔对准轮毂安装到位。
- 拧入固定螺栓②,并使用 18mm 套筒拧紧固定螺栓,拧紧力矩为105N·m。
拧紧制动盘固定螺栓
- 踩下制动踏板,用 T30 批头拧紧制动盘的固定螺钉①,拧紧力矩为21N·m。
车轮安装
- 安装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7- 试车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直至有制动力为止。
- 安装完成后,进行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后制动系统组件
后制动分泵的拆卸与安装
1- 部件位置
后制动分泵位于后轮内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5- 拆卸
拆卸车轮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鼓总成
- 拆卸制动鼓总成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拆卸制动蹄片
- 拆卸制动蹄片①。(参照“驻车制动系统”章节中的“驻车制动蹄片拆卸与安装”)。
拆卸后制动分泵
注意!
- 拧松排气螺塞和踩下制动踏板必须同时进行,防止空气进入制动管内。
- 使用一根和排气螺栓孔一样粗细的聚乙烯管①套在排气螺栓②上,然后将另一端插入盛液瓶③内。
- 使用 8mm 油管扳手拧松后制动分泵排气螺栓③三分之一圈到半圈。
安装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并用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进行制动。
- 观察排气螺栓孔处无制动液流出后,使用 8mm油管扳手拧紧排气螺栓①。
- 使用 10mm 油管扳手拆卸后制动管①接头螺栓②,脱开后制动管①。
注意!
- 拆卸时会有少许制动液溢出,请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制动液有毒并带有腐蚀性,切勿与车身油漆接触。
- 拆卸后将前制动管端头用干净的抹布包裹住。
- 使用10mm套筒拆卸后制动分泵固定螺栓①,并取下后制动分泵②。
6- 检查
- 检查后制动分泵①有无卡滞、破损现象,如有,则需更换新的后制动分泵进行安装。
注意!
- 如果制动分泵未及时安装,请用干净布片将制动分泵端头包裹住。
7- 安装
安装后制动分泵
- 将后制动分泵①对准制动底板安装孔安装到位,带入固定螺栓②,并使用10mm 套筒拧紧。
- 将后制动管①对准后制动分泵端口,拧入接头螺栓②,并使用10mm 套筒拧紧,拧紧力矩为21N·m。
注意!
- 安装时,将连接端头用干净布片清理干净,防止污染制动液或造成堵塞。
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
- 完全踩下制动踏板,拆卸制动踏板抑制器(BBG0903)[1]。
安装制动蹄片
- 安装制动蹄片①。(参照“驻车制动系统”章节中的“驻车制动蹄片拆卸与安装”)。
注意!
- 安装制动蹄片时,检查、清洁制动蹄片与制动鼓。
安装制动鼓总成
- 安装制动鼓总成①。(参照本章节中的“制动鼓总成的拆卸与安装”)。
车轮安装
- 安装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刹车油加注、试车
- 加注制动液,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参照“制动系统”章节中的“制动液的更换”)
- 安装完成后必须连续踩制动踏板,确认制动效果可靠。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
制动鼓总成的拆卸和安装
1- 部件位置
制动鼓总成位于后轮内侧
2- 部件结构图
3- 保护
在下列位置放置保护垫:
- 前翼子板;
- 前保险杠;
- 驾驶员座椅;
- 地毯(驾驶员侧);
- 方向盘。
警告!
- 仔细阅读并掌握制动系统的注意事项(参考本章节“注意事项”)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4- 推荐工具
- 制动鼓拆卸工具(BBG0506)[1]。
- 轮毂螺母拆卸工具(BBG0502A/B/C)[2A]、[2B]、[2C]:
- [2A]:轮毂螺母拆卸压杆。
- [2B]:轮毂螺母拆卸套筒。
- [2C]:轮毂螺母拆卸加力杆。
5- 拆卸
拆卸车轮
- 拆卸后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制动鼓总成拆卸
- 举升车辆至适当高度,使用一字起辅助将后轮毂盖①撬出。
- 安装轮毂螺母拆卸工具(BBG0502A/B/C)[2A]、[2B]、[2C] 配合拆卸后轮毂大螺母①。
- 左右转动制动鼓,取出制动鼓总成①。
- 若制动鼓卡滞,锈死或无法取出时,使用制动鼓拆卸工具(BBG0506)[1],取下制动鼓总成①。
提示
- 左右两侧制动鼓拆卸方法一致。
6- 检查
- 检查制动鼓总成①有无破损、变形、锈蚀,如有,需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7- 安装
制动鼓总成安装
- 将制动鼓总成①安装孔沿后轮毂②安装到位。
- 安装制动鼓后转动制动鼓,检查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如需调整请参照“驻车制动系统章节中的“驻车制动蹄片检查与调整”。
- 更换新的轮毂大螺母进行安装带入轮毂螺母①,安装轮毂螺母拆卸工具(BBG0502A/B/C)[2A]、[2B]、[2C] 配合拧紧后轮毂大螺母①,拧紧力矩为175N·m。
- 更换新的后轮毂盖①进行安装,使用橡胶锤沿后轮毂盖边缘轻击,使后轮毂盖安装到位。
提示
- 左右两侧制动鼓安装方法一致。
安装车轮
- 安装前车轮①。(参照“车轮”章节中的“车轮的拆卸与安装”)
8- 试车
- 路试,检查确认车辆运行正常。